媒體視角——十六份來自抗疫一線的特別“請戰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光明牧業高度重視防疫工作,認真貫徹光明乳業總部工作要求,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防控,切實保障生產平穩運行。面對嚴峻的疫情,光明牧業人上下一心,恪盡職守,涌現了眾多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的光明先鋒。近日,《上觀新聞》記者走進光明牧業,以十六份來自抗疫一線的特別“請戰書”為主題,深度報道了光明牧業人在疫情期間堅守一線的光明故事。
報道原文如下:
?
在疫情肆虐之時,光明牧業華中地區黨支部收到了十六份入黨申請書,這十六份申請書更是來自抗疫一線的十六份“請戰書”。?
讓牧場“不斷糧”
自1月23日武漢封城以來,武漢牧場場長吳海龍和81名員工30多天沒有出過牧場。為了保證員工的安全和奶源供應,在大年初一,他決定包吃包住,將員工留在牧場內,還要保證原料奶每天可以順利供應給乳品加工廠,奶牛不斷糧,員工也不斷糧。
剛封城的幾天,由于物流受阻,牧場面臨著牛飼料進不來、原料奶運不出去、蔬菜進不來的三大難題。除夕前后的三天兩夜,為了解決難題,他基本都沒有睡覺,一直想辦法聯系車子。疫情發生前,他更多關注生產事務,現在更像是牧場大家庭的“家長”。
為何此時火線向黨組織遞上入黨申請書,吳海龍鄭重地說:“疫情發生,黨員沖鋒在前。大批醫生、專家緊急集結,義無反顧馳援武漢;在各級黨組織的號召下無數白衣逆行者奮戰在防疫最前線,不分晝夜,口罩給臉龐烙上深深的印記;全國各地的黨員志愿者發出‘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誓言縈繞在我耳畔。有困難,黨員沖在最前面,有危險,黨員就是第一道屏障,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在這抗擊疫情的重災區,用行動寫下我入黨的決心!”吳海龍的眼神里透露著堅毅,“他們沖在一線、敢打頭陣、不畏生死、無私奉獻的行動讓我感受到滿滿的力量。堅定了我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請黨組織在特殊時期考驗我,一定不負所托完成防控任務!”
牧業最美“逆行”新娘
郜瑞清,2018年到河南滑縣牧場工作,現在是牧場的人事經理。她去年剛結婚,第一年在婆家過年,按照當地的風俗,應該挨家給親戚拜年,在家中過了初五才能外出。但當她聽到牧場要封場的消息后,果斷放棄了休假返回牧場。在目睹了無數“逆行者”不分晝夜奮戰在防疫最前線,無數黨員“舍我其誰”的先進事跡后,她備受鼓舞,決心向英雄們看齊,向黨員們看齊。疫情防控期間,她主動擔起了外部疫情信息收集和牧場人員思想疏導工作。
封場期間,場內共有300多人,滑縣牧場第一次迎來了如此高的入住量,要做這么多人的思想穩定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長時間沒辦法回家,員工的心情也變得忐忑起來,她連續5天分批次和全場200多名員工做交流溝通,心與心的交流,為牧場在封場期間的人員穩定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98后”抗起防疫大梁
“98后”的陽光男孩李存,2018年到滑縣光明參加工作。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就從一名基層技術人員成長為牛舍主管。當牧場發出封場的通知后,他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年假,駕車連夜趕路200多公里,及時返回工作崗位?;h牧場占地1000多畝,疫情期間,給牧場消毒是一項十分繁瑣而重要的工作。李存所在的工作團隊每天不僅要給生產區及10棟牛舍消毒兩次,還要照顧好每一頭牛的住宿和休息,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他毫無怨言,默默奉獻著,用年輕的肩膀扛起牧場防疫的重擔。
李存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當我看到全國面對疫情,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解放軍、武警官兵都不顧自身安危投入到武漢抗疫一線時,他們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也要向他們一樣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我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危難的時候能夠沖得出,發揮出自己的光和熱。
火線的考驗
在疫情防控戰役打響的動員會上,光明牧業華中地區黨支部書記劉洋帶領黨員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并對支部全體黨員、積極分子提出三點要求:黨員要做落實疫情防控的帶頭人,要做遵守戰場紀律的執行者,要做防疫保供的頂梁柱。在無數黨員先鋒沖在戰“疫”最前線時,光明牧業華中黨支部涵蓋的三家牧場里一個個“吳海龍”“郜瑞清”等人站了出來,紛紛向黨組織靠攏,他們有70后的程新虎,有95后的楊哲,有場長助理嚴家金,有牛舍司機郭勝飛等等。這十六份來自一線員工的入黨申請書凝聚了眾志成城的抗疫決心,為華中地區黨支部打贏疫情防控戰吹響號角。
點擊以下鏈接或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原文鏈接:
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217173.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