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unl9i"><video id="unl9i"></video></nav><code id="unl9i"><nobr id="unl9i"></nobr></code>
        1. <object id="unl9i"></object>

                1. 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頁    聯系我們
                  關閉本頁
                  一場遲來的陣雨

                  一場遲來的陣雨
                  ——記滬豐公司干部員工齊心協力搶收糧食進倉
                  陳旭峰(作者單位:良友集團滬豐公司
                   
                    2017年江蘇大豐的夏天不同以往,氣候陰晴多變,雨水盡管較往年充沛但絲毫沒有為持續高溫減負,反而由于氣壓低、濕度大徒增了許多不適,連知了都慵懶得停止了鳴叫。
                   
                    午后三點多,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主任,大豐區中心城區已下雨,港區也快了,早上攤曬的托市小麥光靠裝卸工估計來不及,得抓緊收回來呀?”
                   
                    “通知所有人員立即到碼頭現場!”
                   
                    接到業務部線路作業人員的告急,滬豐公司領導班子心急如焚,這批30噸的小麥是業務上多方聯系送來的托市糧,不完善粒、容重、雜質等指標都達到了收儲要求,只要通過高溫暴曬就能將水分降低到13以下,在確保儲存安全的同時,也便于下階段整倉密閉熏蒸。
                   
                    隨著指令的下達,黨員骨干帶頭行動,財務、統計等辦公室人員立即暫停手頭工作、奔向碼頭,三機操作工、機修工、糧油保管員、倉房管理員來不及擦拭身上的油膩與汗水,也快速匯聚到現場。
                   
                    業務部經理王寶華沉著冷靜,第一時間進入角色:“你們幾個,配合裝卸工負責從西面分段歸攏,抓緊小麥裝車入庫”,“你們倆再去拖臺出倉機和輸送機,從北面同時作業歸攏、加快速度”……滬豐全體干部職工和裝卸人員近40人分為兩攤,各司其職,分工配合,拉耙犁的一拉便能清出一大塊區域,最有成就感;拿鐵鍬的動作標準,一氣呵成、省力高效;用掃帚可是個精細活,拾遺補漏、顆粒歸攏全靠它。漸漸地,原先攤曬的“麥餅”被分割蠶食為數條1米左右寬的“薯條”。
                   
                    “滴滴……”伴隨散糧自卸車與出倉機、輸送機的加入,碼頭上掀起了新的高潮。出倉機在操作人員的手中,像極了張大嘴巴的“蛤蟆”,“薯條”由靜止變為了律動,從蛤蟆嘴里進去通過輸送機,跳動著躍入散糧車斗。
                   
                    “轟隆隆”的雷聲由遠及近,烏云逐漸匯聚,滬豐干部職工來不及歇口氣、抹去流淌到眼簾的汗水,手里的動作愈發加快,“老天保佑,讓我們再多搶收些吧!”維修班老薛平時就愛動腦筋,關鍵時刻他爆發小宇宙,將出倉機與輸送機連接成一線,依靠出倉機的動力托動輸送機行走,散糧車掉頭、緊隨其后,試用效果出人意料,小麥的收攏速度大大加快,之前負責推動輸送機的人員解放出來加入了清掃隊伍,作業效率顯著提升……
                   
                    傍晚五點半,豆大的雨點還是“噼里啪啦”的潑灑下來,整個滬豐庫區被層層霧氣籠罩。裹著被汗水浸潤的工作服,大家的臉上由于被連續暴曬顯得有些紅腫,但透過玻璃窗,他們的表情自然,眼眸中分明包含著什么?那是“慶幸的喜悅與成功的滿足”。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滬豐人眾志成城,趕在降雨前完成了小麥搶收,國家的糧食顆粒歸倉,得到了妥善保存。遠在異鄉,滬豐的干部職工再次用實際行動與辛勤汗水印證了對肩負責任的承諾,我們是戰天斗地、摧不垮的護糧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