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國家農業部對獲得2008年—2010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和個人進行表彰,長江總公司副總經理張建漢獲得了“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農業技術推廣貢獻獎”。這是張建漢繼榮獲“2005年度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和“2007年度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后的又一殊榮。
?
張建漢進入長江總公司工作十幾年來,一直奮戰在農業第一線,與莊稼和泥土結上了不解之緣。他致力于現代農業的技術推廣和管理工作,為長江農業科技進步和現代農業發展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新篇章。由他所主持的七個科研項目中,“有機稻米生產關鍵技術研究”獲得了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十多年的磨練鑄成了張建漢熱愛農業的剛毅性格,在市農委、光明食品集團和長江總公司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使他從一名江西農大農學系畢業的大學生逐漸成長為長江總公司第一批“泥腿子碩士生”,繼而走上了領導的崗位,成為長江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
?
一、以科技引領進步,構筑現代農業人才高地。多年來,張建漢重視并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帶領企業站在農業創新與推廣的前沿。他積極實施“內培為主,外培為輔”的人員培訓策略,為長江農業現代化建設打造了一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科技團隊。目前,該團隊已擁有中青年農業科技人員128名,其中高級農藝師10人,農藝師24名。同時,還常年聘用客座教授專家5人。以農業科技為課題的“建設有機生態觀光園區、展現上海農業新形象”、“長江農場發展循環農業的嘗試”、“有機水稻害蟲生態控制系統的構建”、“有機稻米生產綜合技術研究與應用”、“上海有機水稻病蟲害發生規律及其生態控制技術”等多篇科技論文相繼發表在各類刊物和學報上。
?
二、以研發推動升級,提升現代農業科技貢獻力。近年來,在市農委、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張建漢作為長江農業科技創新的一名領軍人物,他帶領萬事發公司科研人員,以研發推動升級,攻克難關、勇攀高峰。在先后主持并完成了“水稻高產高新技術創新集成示范工程”、“水稻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精準農業技術在長江農場的集成與應用”、“優質水稻良種繁育技術的推廣應用”、“水稻精量直播機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等項目的研發,提升了現代農業科技的貢獻力,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水平。萬事發公司連續四年通過了農業部稻麥高產創建驗收,2009年獲得了水稻高產創建一等獎同時,2010年又獲得了水稻和大小麥高產創建兩個一等獎。
?
三、以創新驅動轉型,打造現代農業區域特色。自2000年有機水稻試種并獲得成功后,在張建漢的帶領下,長江總公司建立了長三角地區最大、面積達萬畝的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基地每年生產出“瀛豐五斗”有機大米3000余噸、有機雜糧50噸。2005年被環保部命名為 “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2008年,以有機大米著稱的“瀛豐五斗”獲得了上海市著名商標和上海市名牌產品的稱號。2010年再次被環保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命名為“有機食品生產示范基地”。
?
四、以合作帶動周邊,發揮現代農業輻射作用。張建漢在服務長江現代農業同時還合作帶動周邊,不斷地以“訂單農業”強化“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他積極發揮長江農業的科技、品牌、技術、管理等綜合優勢,三年來共帶動郊區農戶8.7萬多家,輻射面積達26萬余畝,為周邊地區的農民實現增收1300萬余元。
?
五、以優化追求高效,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源動力。在擔任長江總公司萬事發農業公司總經理期間,為了加強農業生態文明建設,優化農業生產環境。張建漢不僅組織完成了7.8萬畝基礎設施糧田建設任務,而且新建一個了2萬噸級的畜禽糞便處理中心,并對5個標準化養豬場和10000畝標準化養殖場進行了綜合改造。在提高資源再利用方面,張建漢以“生態、綠色、環保和高效”為目標,開動腦筋,全面推廣和實施了秸稈全量還田技術,杜絕了秸稈焚燒。長江總公司又先后被命名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農場”、“上海崇明地區現代農業基地”、“上海市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和“上海市科技興農示范基地”?!。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