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unl9i"><video id="unl9i"></video></nav><code id="unl9i"><nobr id="unl9i"></nobr></code>
        1. <object id="unl9i"></object>

                1. 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頁    聯系我們
                  關閉本頁
                  巍巍壯哉沂蒙山 游擊烈火抗戰路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我們身邊的抗戰老戰士
                   
                  巍巍壯哉沂蒙山 游擊烈火抗戰路
                   
                  ——原上海農場局局長李守咨的抗戰回憶
                   (離休老干部 現年97歲 黨齡75年)
                  李守咨(口述) 孟凱卓(筆錄)
                   
                   
                    我是山東省沂南縣人,生于一九一八年十月。親身經歷了戰火紛飛的八年抗戰歲月,至今我記憶猶新。每每想起,總讓我心潮澎湃。
                   
                    1937年,七七事變。一是日本鬼子瘋狂的進攻,飛機大炮狂轟亂炸;二是國民黨軍的潰敗,國民黨政機關紛紛倉皇出逃;三是沿公路村莊的老百姓為躲避戰火,棄家逃難。在親眼目睹了家鄉大好河山被踐踏,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被屠殺的血淋林的畫面前,我毅然決然走上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救國救民道路。1937年冬天,中共地下黨在徂徠山起義,舉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激發了全民抗戰的風潮,席卷了沂蒙大地??谷杖襁\動風起云涌,銳不可擋??谷站葒摵蠒?、農民抗日救國會、工人抗日救國會、婦女抗日救國會、青年兒童團救國會等,如雨后春筍般的成長起來抗日歌聲嘹亮響徹大地。
                   
                    1938年為解決抗日干部缺乏的問題,中國共產黨興辦了抗日大學岸提分校。革命青年云集,經過訓練,培養了大批黨政軍民干部,解決了干部缺乏的問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解決抗日軍隊供給問題,我們實施土地清查,推行合理負擔的政策。我當時負責本村和另外一個區的落實工作,我親自參加丈量土地摸清每戶情況,按三等九級折合征收每戶合理的抗戰負擔。加上減租減息政策的推進,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大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確保了八年的抗戰中,黨政軍民脫產干部衣食供應的難題。
                   
                    1939年我被推選為南薛莊行政村農民救國會主任,在任職期間我負責落實全民抗戰人人有責的具體工作。有錢出錢解決軍費供應的問題;有糧出糧解決軍隊吃飯的問題;有槍出槍補充軍隊裝備;有人出人動員群眾參軍;由于做了充分的思想政治工作,贏得了老百姓的鼎力支持。
                   
                    1940年,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李開欣同志介紹我參加了光榮的中國共產黨。三個月后由縣委組織部長田子珍給我轉正,我向黨宣誓要保守黨的秘密,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議,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底。從那一刻起,我就是一名共產黨員了。做到對信仰忠貞不二,對工作認真負責、清正廉潔、對待他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41年,我被組織安排至佛謝莊當小學教師,同時兼做中共南黃分黨委黨課輔導員,專門給秘密黨員上黨課,結識了許多秘密黨員同志。這項工作對以后隱蔽斗爭極有幫助。下半年我被任命為臨沂邊聯縣沂西區民教助理員,當我們正準備舉辦冬季教師培訓班的時候,鬼子們大掃蕩開始了,培訓班被戰火所掩埋。
                   
                    1942年我被調任至臨沂邊聯縣土山區區長,它是沂蒙根據地的南大門,直接面對敵人的臺濰公路主封鎖線:它是由臨沂、湯頭、葛溝、房泉、河陽、劉家店子、高家店子、蘇村等盤踞公路上的鬼子和漢奸據點。我們與敵人之間,僅一條河之隔。記得有一次冬天我去河東敵占區偵察,當渡船快靠近岸邊的時候,二個鬼子跳上了船,對整個渡船的人亂吼一氣,見我一青壯年不由分說的便用刺刀向我刺來,把我棉衣刺穿了一個洞,見我沒反應便全身檢查。其實,這是鬼子的心理戰術以此來鑒別你是否是八路軍,結果鬼子沒發現疑點,吼叫道:“開路開路”,我躲過了一劫。
                   
                    在這樣嚴峻條件下,我們長期堅持了邊沿地區八年的游擊戰爭。我的日常工作任務主要有以下幾點:一、修化與反修化。敵人宣傳的是中日親善、東亞共榮、推行維持會等。我們以各種方式揭發日本法西斯殘忍暴行,奸淫燒殺殘害中國人民的罪行,讓老百姓看清楚他們殘暴的嘴臉。中國人民將抗日到底誓死不做亡國奴。此外我們還布置兩方面的工作計劃,一方面對付敵人,一方面搞情報工作。二、封鎖與反封鎖。敵人沿公路線設立鬼子漢奸交叉安據點,企圖封鎖我黨我軍。我們則以拆橋、破路、割電線來反封鎖。我們夜間行動有時幾十人,有時舉行幾百人的群眾性打破除。鬼子白天修,我們晚上破,這樣一來形成了長期的拉鋸戰。第三,蠶食與反蠶食。敵人利用秋收時期對邊沿游擊區,采取掃蕩搶糧,按據點。土山區按的據點有司馬莊、南薛莊、北薛莊、南黃埠等村莊反復數次按過據點。企圖斷絕魯中與濱海兩個戰略區的交通要道。敵人按了據點后,我們就及時搞情報繪制地圖,提供給我方主力部隊。有的據點一二個月,有的三四個月就被主力部隊拔除。然后我們就懲辦漢奸等善后工作,我曾參與懲辦叛徒張永奎,漢奸李開桂、李開智等。第四,反拂曉襲擊與長途奔襲。敵人這兩種襲擊是很難預防的,解決的對策是狡兔三窟,在不同地方群眾家里挖秘窖。在不同山區設有不同的山洞,在野外挖地窖。夜間工作完成后,我們一般至安全的地方去休息。在你休息的時候群眾為你站崗放哨。但百密難終免一疏,我區委書記高師方同志和區婦女干部高小孚同志就在敵人拂曉襲擊中被俘,我區的通訊員高小寶在敵人拉網中壯烈犧牲。
                   
                    在對敵人的斗爭過程中,我屬于是幸運的,雖然數次被襲擊,由于群眾的保護,我終虎口脫險。我衷心的感謝父老鄉親們,沒有他們安有我!
                   
                    我終生難忘的一場戰斗:1941年冬季日寇開始大掃蕩。日寇正面戰場達不到目的,自己后方戰場也被我軍游擊戰搞的不得安寧。正所謂狗急跳墻,鬼子們集中了五萬兵力,采取鐵壁合圍、輪番合擊、三光政策等手段,妄想用三個月的時間摧毀我沂蒙抗日根據地。在這次大掃蕩中,沂蒙抗日根據地遭受到了嚴重的摧殘,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整個沂蒙山被染紅。房屋被燒的只剩瓦礫,村里的青壯年被抓去做奴隸,牛羊家禽被掠光。雖然遭受了重創,但我們沂蒙山是打不倒是壓不夸的。掃蕩結束后,我們幸存的人幫著掩埋犧牲的戰友,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迅速恢復戰斗力,繼承遺志愈戰愈勇,將抗戰進行到底,把1942年的參軍任務勝利完成,以此來告慰犧牲的戰友。
                   
                    抗戰八年沂蒙地區參軍人數達到二十余萬人,占那時當地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四。載入沂蒙烈士陵園的烈士名冊有六萬三千人。他們為國捐軀的光榮事跡將流傳千古,永垂不朽!
                   
                    抗戰八年忠黨愛國的沂蒙人民,在英勇頑強的抗日斗爭中涌現了千千萬萬的各種模范和英雄。在我區就有三個抗日英雄。有一手拿槍一手扶犁的山東勞動英雄朱復勝(后為沂南縣縣長);有一手拿槍一手耕鋤的山東民兵英雄張秀海;有一手拿槍一手執筆的魯中學習英雄李富玉。土山區有這三個英雄,我也倍感榮幸。
                   
                    抗戰八年愛黨愛國的沂蒙人民,用鮮血染紅了崮峰山川,用鮮血鑄成了光榮的詩篇,用鮮血凝聚了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什么?那就是聽黨的話,服從黨的指揮;艱苦奮斗,攻堅克難;不怕犧牲敢擔當;敢叫日月換新天。愿沂蒙精神永放光芒!
                                                                         
                  2015年7月1日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