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米業海豐農業質量檢查小組先進事跡
楊亞峰(作者單位:光明米業)
二麥登場,秧苗正綠,五月的海豐大地上到處是引人注目的迪爾綠和騎著摩托來回穿梭的身影,呈現著一幅辛勞、收獲、幸福的景象。
此時,稍作留意,你會看到頭戴草帽的一行人,每當飛鳥喚出第一縷陽光,他們已手拿皮尺、鐵框、竹竿,腳穿套鞋,奔波在海豐的每一個作業區域、每一塊田,時而丈量、時而清點,收割損失率,整地質量,種子發芽率,畝插秧苗數,直播稻播種質量……他們就是由農機條線黨支部書記陳偉華任組長,種植中心杜斌、綜合管理部沈慶雷等人為組員的“三夏”作業質量檢查小組,抽查或普查田間生產所有環節的作業質量。
區域廣闊,統籌安排。八萬畝的土地上,為了做到每個大隊、每個作業環節都能檢查到位無遺漏,為田間檢查多爭取時間,他們科學統籌,合理規劃檢查路線,想盡一切辦法減少繞路情況。每次檢查,他們都會在前一天晚上與每個大隊一一確認,登記好作業時間、作業地塊、作業項目等,做到了省時高效,每天穿梭在20個大隊的作業現場,完成全部項目作業質量的檢查,從來沒有漏掉一個。
輕裝上陣,高效工作。組長陳偉華,羽毛球場上的健將,他似乎早已習慣了大步流星的步伐,甩掉笨重的雨鞋,扔掉襪子,卷起褲腿,拉著皮尺一深一淺的在水田里大步向前,再一深一淺的往回清點人工秧苗數,查完后把腳在水中一晃,帶著泥巴光著腳就坐車趕赴下一戰場。“管他什么水蛭,隨他衣服有泥巴,三夏,要的是效率,多查一塊田就多一份豐收的底氣。”
忍受手病,責任當先。夏陽酷暑,驕陽似火,再結實的漢子也經不起無情的烈日和泥水的浸泡。組員杜斌,在質量檢查過程中,他主要檢查水稻浸種、水稻直播和秧苗情況,他能冒炎熱、裹田泥,特別是在二麥產量測算統計數據上,他一直保持嚴謹務實的科研作風,幾天下來,人又瘦又黑,由于長期在水田里泡,雙手皮膚濕疹嚴重,感染的雙手咧著鮮紅的嘴巴。組長陳偉華命令他不要下水,待傷口好了再說,但是他搖搖頭,僅忍著疼痛擦點藥,又開始測量。
攻堅克難,多面能手。組員沈慶雷,在農忙期間不僅參加質量檢查,還要負責公司科技項目的有序推進和宣傳報道審稿把關工作。為了不影響質量檢查,他晚上趕項目材料,白天跑質量檢查,中午休息時間靠濃茶提神,爭分奪秒審閱稿件。他是公司里公認的大才子、工作狂,樣樣工作拿得下,件件事情不耽誤。組長陳偉華在知道他連續幾天都沒有好好休息的情況下,要求他下午留下休息,不得參加檢查,沈慶雷不同意:“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還怎么做支部委員,怎么帶好頭當好群眾的榜樣???!”
在檢查過程中,他們一直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實事求是進行檢查,始終以提高作業質量為目的,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發現作業質量達不到要求,立即叫停并聯系隊長,督促馬上整改,調整后方可繼續作業。在完成檢查任務的同時,他們積極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了解基層的困難和需要,聽取基層的意見和建議,并鼓舞大家以積極的心態和昂揚的斗志投入生產,為公司與員工之間架起了“橋梁”。
什么叫吃苦,什么叫兢兢業業、無私奉獻,這些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正用自己的言行詮釋著,他們對“三夏”的熱情也帶動了整個公司所有員工,掀起了一陣“爭先進、創優秀”的熱潮,為公司的“三夏”質量工作保駕護航,為公司的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