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張引芳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企業核心競爭力說到底就是創新能力,而創新速度將主導企業的市場地位,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的各類人才,因此,人才是提高創新能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上海光明森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1月建立以來,在光明食品集團和五四有限公司黨政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快速發展,迅速成為一個躋身行業前三甲的現代化高科技菌菇企業,三年多時間已實現日產工廠化食用菌鮮品180噸、年產值4.5億元的經營規模,至2015年底,將建設成為年產食用菌鮮品近10萬噸、年產值8億元的企業,并確立起以打造國際化視野的“菌菇王國”為目標的發展戰略。而企業跨越式發展,不僅得益于上級領導的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得益于“光明品牌”的感召力和影響力,更是得益于企業凝聚人才的創新工作機制,其核心就是樹立正確的人才理念,運用符合企業特點的選才、育才、用才、留才方法,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從而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因此,這幾年“光明森源”黨政通過探索與實踐,在企業凝聚人才上得到四個方面的啟示。
啟示一:樹立正確的用人觀
樹立正確的用人觀,是“以人為本、重視人才”的基本前提,只有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對人才有清晰的定義。我們認為: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就是要不惟學歷、職稱、資歷、年齡、身份,以品德、知識、能力、才干、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標準,唯才是舉,量才適用,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其中要注重兩個方面:
一是注重多樣性的人才需求。現代菌菇企業是一個集現代農業、現代工業及信息化管理技術于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配備多樣的復合型人才。除需求基本的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外,還包括掌握農業和工業化綜合知識的管理人才,熟悉食用菌設備的工程技術人才,以及精通營銷策略的銷售人才。明確了人才的多樣性,就可以從制度上建立完整的人才體系,有針對性的招聘切實需要的適用人才。
二是注重多層次的人才需求。企業運營中,各類人才居于企業組織的不同階層,他們可以是高層的領導決策者、高級工程師,也可以是技能嫻熟的技術員、生產一線關鍵崗位的員工,不論是什么職位,處于什么層次,只要是可以為企業創造價值、切實帶來效益的都屬于人才的范疇。
啟示二:建立吸引人才的平臺
一個優秀的企業成功在于營造事業吸引人、學習培育人、機制激勵人、待遇留住人、文化凝聚人、環境鍛煉人、制度管好人、業績評價人、真誠感染人、關愛溫暖人的良好氛圍?,F代菌菇企業發展需要多層次、多樣性的人才,而不同的人才有著不同的愿望、追求和需要。正如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中提出的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個方面的需求。而“光明森源”也將人才的組合模擬成“金字塔”式的,分別為“塔尖”的高級人才,“塔中”的中級人才和“塔基”的初級人才。其主要思路和方式為:
一是為高級人才構建成就事業的舞臺。高級人才是食用菌企業發展致勝、贏得先機的參謀和智囊。企業黨政提出了發展菌菇產業,打造“菌菇王國”美好、 光明、燦爛的愿景,起到強大的“磁場”效應,為人才實現理想和抱負提供良好的事業的舞臺,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吸引了各行各業的高級人才會聚“光明森源”施展才華,實現人生價值。
二是為中級人才創造施展才能的平臺。中級人才作為企業的骨干人才,是企業長期、快速、高效發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資源。這幾年,企業黨政關心他們的所思所想,盡可能的為其創造施展才能的平臺,同時確保其有一定的晉升空間,讓其充分提升才能、豐富自我,促進企業和人才的同步發展。
三是為初級人才提供學習成長的崗位。初級人才是金字塔的根基,在企業人才組成中占有較高比例,是維系企業正常運營、穩定運作的基礎保障。企業黨政根據員工自身需要為其提供適合自我成長的崗位,并不斷提供各種學習機會逐步提升專業技能,最終培養成骨干人才,實現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啟示三:完善人才培養的方法
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是近10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國內各類大專院校尚未設立食用菌專業,只作為輔修課程學習,面對越來越多食用菌產業的快速擴張,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人才緊缺、人才流失的現象,所以創新自主培養人才的方法是企業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企業黨政這幾年在實踐中采取“三管齊下”。
一是校企聯合培養。先后借助五四有限公司分別與安徽農業大學、上海農林學院所建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平臺的資源通道,一方面為引進的大學生新員工建立起崗位實習基地,另一方面,企業黨政專門研究制訂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使得大學生新員工在實習期間學到食用菌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實踐經驗,還主動聽取他們的擇崗意向安排好最感興趣的崗位以激發工作激情,發揮潛在能力,并在實習結束后擇優錄取,這樣不僅降低了人才引進與用人的成本和風險,同時加快了人才培養進程。
二是工作過程培養。企業黨政為使新進員工盡快成長,以“傳、幫、帶”的培養模式,讓有豐富經驗的部門主管或副經理“一對一”的帶教,使新員工能夠盡快適應并逐步勝任工作崗位。還通過倡導員工自學與在崗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工作方法、管理技巧、團隊協調等多方面的指導,促使他們盡早轉變觀念,適應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展現自我價值。
三是外委培訓培養。就是定期聘請國內外食用菌專家到企業授課教學,分析講解技術和生產上遇到的實際問題,傳授解決問題的知識與經驗,幫助技術人員掌握最新的食用菌行業動態,還甄選優秀的骨干人員到外部培訓機構進行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的培訓,彌補專業知識的匱乏。與此同時,企業黨政通過多次開設專業知識課程、菌類園藝工中級培訓等,進一步提高科技人員隊伍的業務素質。
啟示四:創新人才激勵機制
我們認為: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的戰略性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是也是實現“人才強企”的保證。為此,企業黨政采取了五項舉措:
一是股權激勵打造核心團隊。為了使企業發展和管理層的利益一致,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企業黨政對核心人才實施股權激勵,高級管理人員及重要核心人員均持有企業一定比例的股份,有利于留住核心人才,打造核心團隊,奠定了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石。
二是人才基金吸引骨干人才。為了促進企業吸引更優秀的人才,企業每年充分用足用好“五四有限公司人才建設基金”的政策通道,將獎勵基金用于引進優秀技術、管理經驗的人才和優秀技術管理團隊,激勵他們在企業發展和創新中發揮作用,更好地為企業創造價值。
三是崗位分級激勵技術人才。企業對于技術人才專門設立了崗位分類分級及崗位津貼,這樣不僅有助于明確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任職者具有的能力和素質要求,而且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激發人才創業熱情,企業黨政通過組織開展“創新行動”,年均創新項目50多個,從中也發掘和激活一大批創新人才的內在潛力。
四是晉升雙通道留住優秀人才。企業黨政先后建立行政職務及技術職級晉升雙通道和制定相應的技術等級標準,定期按照標準對技術人員考核、評定和等級晉升,并給予相應的薪酬,讓技術人員切實感受到企業在選人、用人、留人中有更多的晉升空間。
五是全員績效考核穩定員工隊伍。企業根據員工的崗位特點,分別實行計件制、計量制和目標管理制,每月對員工實際工作加以績效考核,并給予以300-2000元的獎勵,讓一線員工真正理解什么是工效掛鉤,明白崗位靠競爭、報酬靠貢獻的道理,不斷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通過近幾年對企業凝聚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由此可見,只有不斷創新人才培養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才能逐步形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蓄水池”,才能構筑企業文化凝聚人、塑造人、激勵人的平臺,才能讓全體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讓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集聚到“光明森源”,共同打造和實現“菌菇王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