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在“三秋”中“改造自我”
|
|
|
李 ?。ㄗ髡邌挝唬荷虾^r場)
從夢中醒來,不知不覺回憶起過去一個多月的點點滴滴。“三秋”農忙期間整個良繁部成員憑借良好的工作狀態做好了收割、播種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三秋”工作。在剛剛過去的日子里,良繁部的年輕人們沒有什么豪言壯語,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有的只是同齡人身上那份肯干實干的敬業精神,彼此心連成一線,沒一刻的耽擱,沒一人閑置——這就是我們一月如一日的工作狀態。我相信沒有對職業深沉的愛,沒有對崗位深切的責任感,沒有對這份工作發自內心的投入和熱愛,骨子里沒有那份“敬業”和“實干”,是很難進入到“三秋”的工作狀態。
去年“五四”青年節時,習近平總書記告誡青年們要用敬業精神追夢圓夢,以實干的狀態中接班。最近《中國青年報》又以“踐行核心價值觀 倡導青年好活法”為主題展開討論,在討論的背后,已然激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但不可否認,現實中還是存在著“務實者”,他們將“敬業”和“實干”拋之腦后,不斷給自己的惰性編理由找借口,事與愿違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羨慕財富英雄……。其實,越是在簡單、越是在沒什么意思的行業里,更需要憑借敬業和重復實踐的意志,久而久之才可能作出卓越的事業。特別的是,從事農業生產和技術研究,不能好高騖遠,不能心比天高卻凌空蹈虛。
“Easy to Say, Hard to Do”。這句簡短的語句是在“三秋”農忙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體會。比如,控制收割過程的浪費率、耕田犁田及泥土粉碎程度、機械播種量的控制、封閉化除等,這些工作不僅僅體現在時間控制上,還有處置方式上。關于工作,我想借用“小米”創始人雷軍在談到關于夢想實現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這就是說要想從“Do”到“Done”,光有敬業的態度,有了對工作的執著和責任心也不一定會成功,還需要有實干的勁頭,從事農業相關工作,敬業實干才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唯一途徑。
“三秋”農忙是結束了,但“敬業”和“實干”仍需持續下去,做好未來的每一件事情,在每一件事情中改善自己,完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