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作者單位:五四有限公司辦公室)
小時候,我最愛吃的糖果就是光明的“大白兔”奶糖。撥開白藍色包裝紙,里面還有一層半透明的糯米紙,乳白色的奶糖一放進嘴里溢出濃濃的奶香,甜蜜蜜美滋滋那種感覺,算是我小時候零食中最高檔的糖果,簡直是最愛不釋手。
還記得,我剛來五四有限公司工作時,老家的親戚問我在哪個單位上班,我說在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五四有限公司,大家都不太清楚,我說就是生產“大白兔”奶糖的那個光明食品集團,大伙馬上就明白。家里的小侄女還淘氣的問我,在光明上班,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大白兔”奶糖啊。
如今,“大白兔”奶糖包裝上的那只小白兔,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小明星了。我留意的了解到,原來“大白兔”系列糖果從1959年就面市了,這種乳白色、奶香十足、有嚼勁的奶糖,不僅成為了上海大都市的名點,更是作為口口相傳的上等禮品。這么看來, 80后的我們,不能說“大白兔”是我們兒時的集體回憶了,而是父輩與我們的共同回憶。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1943年的上海“愛皮西糖果廠”,當時,這家廠的人嘗過英國的牛奶糖之后,認為味道不錯,于是經過半年時間研制便生產出國產品牌的“ABC米老鼠 糖”,包裝圖案使用紅色米奇老鼠,由于售價要比舶來品便宜,深受民眾喜愛。1950年,工廠被收歸國有后,把米老鼠包裝改為“大白兔”,之后到1959年,成為了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周年的獻禮產品。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這樣一側廣告讓消費者記憶猶新,“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人們把它被視作為營養食品,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而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兩樣食品能在美國超市里看到的就是“大白兔”奶糖和青島啤酒。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其隨行人員先行來到上海,覺得“大白兔”奶糖非常好吃,就推薦給了尼克松。而尼克松品嘗后愛不釋手,于是,中國總理周恩來當即批示將“大白兔”奶糖作為國禮贈送給了尼克松。當年,聽裝“大白兔”奶糖便成了美國人復活節爭相購買的禮品。
時光荏苒,我漸漸長大,小時候愛吃“大白兔”奶糖的那份小心翼翼感覺或許不再有,但是熱衷于“大白兔”奶糖的那份情感卻一直不變。小時候,喜愛“大白兔”是因為它的那份甜蜜和奶香,現在,喜愛“大白兔”是因為對光明品牌的認同和鐘愛。
今年,那陪伴我成長的“大白兔”已經55歲了,可仍保持著年輕時尚、多姿多彩的氣質,除了新增“美味蹦出來”,“快樂分享大白兔”等朗朗上口的廣告語外,更是凸顯了“大白兔”健康食品的品牌形象?,F在,靜臥的乖乖兔一躍而起,呲(ci)著兩顆羅納爾多似的小兔牙成了孩子們喜愛的卡通形象。
“大白兔”已經“子孫滿堂”了,甚至有人說“大白兔”奶糖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除了大白兔經典奶糖系列外,還有鮮乳牛奶糖、鮮乳太妃糖、巧克力牛軋糖和“大白兔十全草堂” 等500多種系列產品,它已成長為一只國際知名的“大白兔”,蹤影遍及全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大白兔”奶糖的銷量增加了十倍,為世博會上中外賓客帶去了一份別樣的甜蜜;2011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四屆世界游泳錦標賽上,“大白兔公仔”還成為了每位獲獎運動員手里的吉祥物;2014年,在“喜歡上海的理由——尋蹤上海99個經典符號”活動中,“大白兔”奶糖名列其中,成為大家喜愛上海的理由之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光明的“大白兔”還“躍”入了互聯網,在淘寶網、京東商城等知名網絡平臺上開出多家網店。此外,隨著新品種的不斷豐富,“大白兔”還積極搭建社區營銷平臺,在機場、酒店、“第一食品”等開出了銷售專柜,推出了“巨白兔”、“大白兔喜糖”等新包裝,爆紅網絡。今年,我家的小侄子來上海玩,最喜歡的就是“巨白兔”,臨走還帶了好幾個回去給他的小伙伴們呢。
光明的“大白兔”在不停跳躍,為的是讓童年的“甜蜜記憶”更好地延續下去,更為了光明品牌的傳承與創新。它在我心中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是記憶的見證、童年的味道、上海的標志,它融入了太多人的歲月和情感。而我作為新一代光明人,將繼續與伴隨我成長的“大白兔”一起,讓甜蜜的兒時回憶成為推進和實現“核心主業突出,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本土化跨國公司”的光明戰略愿景的工作動力,以青春和智慧在光明的事業中努力實現自己最精彩、最有價值的一段人生。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