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葉永烈《歷史的側影》有感
施裕(作者單位:農房集團)
中秋休息在家,我把葉永烈撰寫的《歷史的側影》認真讀完。葉永烈是我比較喜歡的傳記文學作家,他寫的《“四人幫”興亡》、《江青傳》、《陳伯達傳》等我都讀過,都愛不釋手。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傳記文學用文學記錄人生,折射歷史。真實是傳記文學的生命線。我的傳記文學作品,用事實說話。眾多生動、形象的細節,是傳記文學的“細胞”。我注重第一手資料。我從事傳記文學創作,往往“七分跑、三分寫”。我把廣泛、深入而艱難的采訪,視為確保真實性及“捕捉”豐富細節的不可或缺的創作途徑。我想這就是為什么葉永烈寫的傳記文學會那么受人追捧,那么引人入勝的原因了。
這本《歷史的側影》是葉永烈為當代歷史作小小的注腳、尋覓當代歷史側影。但這些歷史注腳、側影大都涉及眾所關注的歷史話題,而且很多來自作者的第一手采訪,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實,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
書中寫到了許多知名人物,如宋慶齡、呂正操、熊光楷、錢學森、莊則棟、傅雷、謝晉等,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宋慶齡的清廉、莊則棟的勤奮,傅雷的坎坷。
葉永烈在書中說,宋慶齡身居高位,住在那樣豪華的大花園之中,有諸多的工作人員,在常人眼中,她是“人上人”,認為她的生活一定非常豐富多彩;她如此雍容華貴,消費一定“高水平”。
其實不然,宋慶齡有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宋慶齡個人生活的儉樸,卻達到了令人驚訝的程度。
宋慶齡要求管家對于每一筆支出,都詳細記賬。有一次,她聽完管家報賬,問道:“我那次送給外賓的絲綢,賬上為什么沒有記?”,管家解釋說:“機關事務管理局給報銷了。”她一聽,馬上很嚴肅地說:“這是我送的禮,怎么能讓公家報銷?”管家說:“下次一定要注意,這次已經報銷了,就算了”。但宋慶齡堅持這次一定要付錢,管家知道宋慶齡說一不二的脾氣,只好趕緊按她的意見去辦。
在宋慶齡去世之后,工作人員清理她的遺物,發現:她的睡衣已經補了好幾次;她患關節炎,她的護膝是用三種不同顏色的毛線頭自己編織的,護膝上面是一根用來系在腰間的繩子;她用的手絹是破的,總是要用到不能再用,才換一條新手絹。晚年的她,身體不斷發胖,舊衣服穿不下了,她就在舊衣服上的衣腰、褲腰上加條。
讀到這兒,真的讓我無比動容。一個令國人無比敬仰愛戴的孫夫人,如此的儉樸。而我們現在那些貪官,卻背信棄義,貪得無厭,難怪要被人民所唾棄。
莊則棟乒壇宿將,獲得過世界冠軍,當過國家體委主任。也正是他在1972年春,受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囑托,率中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美國,以“小球”推動地球,開創了“乒乓外交”,建立了歷史性的功勛。就是這樣一名顯赫的名將,文化大革命被關了起來,1976年10月又開始了4 年的“監護審查”。而在這4年中除了交代自己在“文革”中的嚴重錯誤,還開始細細思索自己的乒乓戰術,總結乒乓理論。當“監護審查”結束時,誰也沒有想到,莊則棟從一個乒乓球運動員上升為乒乓球理論專家,寫出了乒乓技術專論《闖與創》。對于自己的乒乓球技藝,莊則棟從力學、數學、物理、哲學種種角度加以總結。后來,莊則棟不僅成為乒乓球理論家,而且成為一名作家。他也潛心學習書法,寫了一手漂亮的書法。莊則棟以世界冠軍的毅力做事,無堅不催。
讀著莊則棟的故事,讓我們想起巴頓將軍的一段話:“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準不是看他事業頂峰的表現,而是看他跌下低谷后的反彈力。”這句話用在莊則棟的身上最貼切不過的。
傅雷一生坎坷,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而性格又非常急躁的人。他在20世紀30年代翻譯了《約翰·克里斯朵夫》,一套100多萬字,可后來他重新看了這本書后,不滿意他當年的翻譯,于是又把這100多萬字重新翻譯了一遍。別人只是在原有的譯著上面修改,而他則是推翻了重新進行。“文革”中傅雷夫婦雙雙上吊自殺。為了證明傅雷之死的真相,作者經過了無數次采訪當事人,查閱當時上海市公安局對傅雷夫婦的尸檢報告,證明傅雷夫婦的確是上吊自殺,而并非是服毒自殺。書中也披露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一個平凡女子的不平凡之舉。傅雷夫婦在蒙受紅衛兵的殘酷批斗之后,于1966年9月3日凌晨雙雙自殺。在那個年月,這叫“自絕于人民”,是不能收留骨灰的。然而,一位戴著大口罩的姑娘來到火葬場,聲稱自己是傅雷的“干女兒”,一定要保留傅雷夫婦的骨灰。這位與傅雷夫婦素不相識,只因為從小喜歡傅雷的譯作,聽說傅雷夫婦被逼得走投無路,才憤然離世。她聽罷心潮久久無法平靜,她決意瞞著父母,獨自行動。在這艱難時世,身為小小弱女子的她,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為此,她被打成了反革命,失去了讀大學的機會。她為傅雷伸張正義,付出沉重的代價,以至一生的幸福。更令我感動的是,她對于傅家的感謝之情,退避三舍,淡然處之。當傅雷次子傅敏來到上海,要當面表示謝意之際,她馬上制止道:“你要說什么話,我心里很清楚。這些話,就不必說了吧!”。她精通書法和繪畫,1988年獲“廬山杯”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她至今獨身。如今退休多年的她,在上海過著平靜、平凡、平淡的生活,繪畫、詩詞、音樂,使她的精神世界格外充實。她的名字叫江小燕。
我打心底佩服江小燕,在那個年代做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她也為此付出一生沉重的代價,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不求回報,一生無怨無悔。在許多人看來,這太不值得了。但我覺得這位平凡女子有著不平凡的胸襟、純潔的靈魂,江小燕為華夏大地增添動人的春色。她的那份超然、寧然、凈然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掩卷而思,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稓v史的側影》讓我讀懂了許多,也給我帶了很多啟迪。歷史是凝固的現實,現實是流動的歷史。讓我們以史為鑒,照亮未來。(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