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unl9i"><video id="unl9i"></video></nav><code id="unl9i"><nobr id="unl9i"></nobr></code>
        1. <object id="unl9i"></object>

                1. 中文 | English   
                  返回首頁    聯系我們
                  關閉本頁
                  拜謁一位先行者

                   胡適公園紀游與聯想
                  苗青   (作者單位:上海濱海古園)
                   
                    胡適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也是我一向敬仰的一位前輩學人。他是績溪縣上莊人,一生榮膺36個博士學位或榮譽博士證書,“身行萬里半天下,眼高四??諢o人”。他在中國最早提倡白話文,主張無論作文寫詩,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執掌中央研究院開展學術研究。1962年猝然離世,終老于臺灣。在他并不算長的生命旅途中,為后人留下44卷本2000余萬字的《胡適全集》,以及“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不要被人牽鼻子走”、“要怎么收獲,先那么栽”等名言佳句。在臺北游覽時,我特意尋訪了胡適墓地,終于一償所愿地拜謁了這位白話文之父、現代中國思想的先行者。
                   
                    胡適的墓地位于臺北南港的胡適公園內一段小山丘上,對面就是他最后供職的學術重地中央研究院。走近胡適公園是一個略感悶熱的午后,只見公園內亭榭玲瓏,樹木蔥蘢,環境清幽。繞過園中央的小噴泉,沿著石階走到了曲徑濃蔭的半山坡上,一尊胡適半身銅像漸漸出現在眼前,這尊銅像由雕塑家楊英風創作,像高半米,基座有一米多高,胡適先生身著寬大的博士服,臉帶淡淡的微笑,頭微微仰起,用他深邃的目光直視前方,在沉靜中顯現出一股生氣。
                   
                    銅像再往上就是胡適的長眠之所。墓園前庭的坡道中間,有一塊用大理石鐫刻的墓志銘,由史學家毛子水撰文、金石家王壯為篆刻的墓志銘全文,“這是胡適先生的墓,生于中華民國紀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華民國五十一年。這個為學術和文化的進步,為思想和言論的自由,為民族的尊榮,為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勞神以致身死的人,現在在這里安息了!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陵谷也會變易,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
                   
                    胡適墓地有白色的廊亭簇擁,地上鋪著白色鵝卵石。長方形的大理石石棺與地面呈三十度角傾斜,棺蓋上刻著胡適、江冬秀夫婦的名字。墓后白色大理石墻上則刻有蔣中正的題字:“智德兼隆”,這是對胡適先生思想與德行的至高評價,也符合世人對這位“中國文藝復興之父”為人任事的基本印象。
                   
                    作為重量級名人墓,胡適墓園的設計體現了這位思想家、史學家的氣質特征:簡樸、素雅又不失莊重。胡適公園以墓地為中心,建造了胡適先生的銅像、墓冢和紀念亭。聯想到古園的濱海名苑墓區,已經落葬了幾位民主黨派代表人物如董寅初、錢偉長、谷超豪等,這幾位名人墓前都立有全身銅像,周邊除了花草樹木以外,再沒有用他們名字命名的建筑物件。我以為,或可借鑒胡適公園的做法,在墓區范圍內造一些建筑小品,如亭、廊,或手植一些他們生前喜愛的植物,并加以命名。命名方式可以是個人的,如“寅初亭”、“偉長廊”;也可以是群體、組織的,如“民盟先賢紀念園”;同樣可以補充的還有內容豐富、文字凝練的墓志銘。這樣做有利于突出古園的名人效應,使參觀者增添對名人生平的了解,進而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從一個側面洞悉過去年代的風云變幻,這樣才是真正為名人保存了人生文化,發揮其道德教化的積極作用。
                   
                    在離胡適公園不遠的臺灣中央研究院內,還有一處由胡適故居改建而成的胡適紀念館,1962年設立。為紀念胡適對于文學、歷史以及學術上的貢獻,胡適紀念館時常舉行許多活動,例如巡回展覽或是胡適先生文章的介紹等等,紀念館已成為一個完善的場地,讓來訪者能夠更清楚的了解胡適。古園里的名人界別多、層次高,完全可以利用相對豐富、集中的名人墓,和相關黨派、團體、組織聯合舉辦名人紀念活動,擴大名人在本團體中乃至公眾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與胡適墓比鄰的還有物理學家吳大猷先生紀念碑、考古學家董作賓之墓以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徐高阮之墓,其形制與大陸內地以及上海公墓單位設計的有所不同,它們中間有簡樸的,也有豪華的。和胡適墓一樣,董作賓墓里也有領導人的題詞,鐫刻上墻,醒目突出。古園郭申元、鄭階平墓碑上也刻有國家領導人的題詞,宣傳效果明顯。
                   
                    直到我走出胡適公園,都沒有發現第二個人。只有離公園不遠處的一塊籃球場地上,一個大學生模樣的人在運球上籃,球落地彈起的聲音更映照出公園里的清幽安寧,頗有些“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真心感謝這一天的選擇,在一個靜謐的午后,獨自一人拜謁仰慕已久的胡適先生之墓。他的言論主張已經融入這片土地,沁入人心,永遠被后人銘記與實踐。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