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培(作者單位:五四有限公司)
十月又聞桂花香,多少柔情隨風過?;ㄩ_花落任自在,問世間滄桑又如何。漫天風絮,一腔閑愁都淡漠,只留桂花香暗飄過。——題記
不經意間,伴隨著國慶長假,閑閑散散地就走到了這充滿涼意的清秋。長假旅游歸來,剛進小區門口,一陣淡淡的清香透著沁人肺腑的甜味撲鼻而來,讓人興奮不已。細細循眼望去,原來是我們小區內種植的桂花開了。真應了那句“秋之花香,沒能如桂。”
來到家門口的桂花樹前細細看,只見小小的黃色花兒簇擁在一起,羞澀地躲在濃綠的葉子中間,如點點繁星,布滿枝頭,而幽香早已飄繞在多彩的世界里。這種久違了的香味飄逸在身邊,感覺好像置身在世外一般,閉上雙眼忍不住深吸了幾口帶有桂花香的新鮮空氣。
桂花是極其微小的,可以說是很不顯眼,既沒有牡丹嬌艷富貴的容貌,也沒有秋菊華麗冷艷的身姿。它常常是在人們不經意間開放,卻又在不經意間的凋謝。但她卻是極其純潔,極其優雅的。在我的心目中,魅力決不比牡丹、秋菊小。桂花的魅力不在于她的花形有多美,而在于她的芳香,毫不吝嗇的奉獻給大眾。 正因如此,自古以來,不少文人騷客對這芳潔質樸的小花特別鐘愛,寫下了篇篇不朽詩詞,繪就了幅幅絕世丹青。唐朝詩人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高雅清淡,情致深婉;李嶠“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對桂花滿溢譽美之情;白居易“偃蹇月中桂,結根在青天”述說著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嫦娥的廣寒宮前的那棵桂樹;李清照稱贊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宋之問“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記載著南方一些地方中秋之夜踏月賞桂的習俗。并且,桂花還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它清芬襲人,濃香遠逸,它那獨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香,總能把人帶到美妙的世界……
有人說滿樹的桂花一齊開放,是桂的遺憾,是不留有余地。清代著名作家李漁在其《惜桂》詩云:“萬斛黃金碾作灰,西風一陣總吹來。早知三日都狼籍,何不留將次第開?”
的確,突然看著桂樹下遍地的殘花,不免有些神傷。桂花綻放在金秋,享譽四季,香飄萬里,陶醉在心中。當濃香伴晚霞飄向蒼涼,“中亭地白樹棲鴉,冷霜無聲濕桂花。”有種隱隱惋惜的無奈。似乎“天下風流月桂花”的瀟灑美景被清涼的月色掩蓋,只剩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了。不過,生命的可貴只求動情一幕,只賞驚魂一現?;ㄖ愣鴳z秋,容品色而懂春,人體驗后方醒悟。天地有知,這是個魂牽夢繞的季節,“香風吹不斷,撲面心先醉”。醉在此,心在逍遙,還敢奢望其他?
世事紛繁,流光飛度,經眼歷心的悱惻、傷惋和感動已經太多,它們流水般遠去,不留下痕跡。但此時此刻,看著一個個完整的生命,毫無保留地向著大自然傳播幽香。讓人幸福,讓人迷戀,讓人想起美好,懷起了感恩的心,讓我們學會了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所有充滿愛的人。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今年的桂花格外的美,格外的香!
二〇一三年十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