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光明食品集團和五四有限公司新三年發展戰略有感
苗青(作者單位:五四有限公司濱海古園)
近日學習了光明食品集團和五四有限公司2013—2015年發展戰略規劃,對于集團和五四在過去三年所取得的成就和總結的經驗,以及未來三年發展藍圖有了基本認識。在欣喜于集團上下通過凝心聚力共創佳績的同時,也為領導層著眼未來、務實規劃感到敬佩。在通篇學習材料中,最引起我興趣的是五四有限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企業文化建設計劃,有企業,就有企業文化,五四的企業文化內容豐富,特點鮮明,如果通過全體人員的努力能夠將之建設成形,無疑將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就此自己談些想法。
一、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主體和內核
一個企業就像一個人,人都有個性,有他所遵循的處世原則和行為方式。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價值觀的差異,你的價值觀決定著你會做哪些事和不會做哪些事。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實踐中所形成的文化,也烙有管理者和員工獨特的“人格印記”。這種人格印記,即為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折射的是企業價值觀。五四有限公司在過去三年里所取得的成績是公司上下戮力同心、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來的,支撐每個員工行動的正是“責任、激情、務實、創新”八個字所凝聚的核心價值觀。這八個字就像是個“總開關”,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評價標準、形象塑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做負責任的企業,做有激情的員工,務實工作,勇于創新!這構成了企業文化的主體和內核,激勵指引著五四人邁向未來,創造未來!
二、企業文化是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核心動力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通過企業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可以展現企業自身的個性和追求,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而實現基業常青。
制度文化是保證企業有序運轉的規章原則,是企業員工的行為準則。企業的制度文化既包括企業的領導體制、組織機構,也包括企業的管理制度、紀律準則,是企業生產經營、員工工作時都要遵守的剛性原則。企業的精神文化包括企業理念、管理哲學,也包括企業精神、形象標識。它形成于企業實踐,養成于員工心中,是提升企業形象的軟實力。這種精神文化是靠無數個典型事例、典型人物體現出來的。物質文化是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決定企業興衰的硬實力,既包括企業提供的優質產品與服務,也包括企業創造的品牌、專利與標準,還包括企業的廠房、設備與環境,是讓人看得見、摸得著、記得牢的東西。
未來,五四有限公司將以集團新三年發展戰略為導向,著力培育和構建以集團“卓越、和諧、協同、效率”核心價值文化理念為引領、體現“狼性文化”內涵的具有五四特色的企業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打造具有敢為人先、敢爭一流“亮劍精神”的員工團隊,積極營造內育精神、外塑形象的濃厚文化氛圍,為實現公司戰略愿景而努力奮斗。能否實現這一目標,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構建培育好企業文化是關鍵。
三、企業文化是增強員工歸屬感和忠誠度的關鍵所在
五四有限公司營造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是要明顯提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增強和衷共濟干事業的氛圍。要想做到這一點并非易事。因為,對于員工來說,最重要的是他們內心的感受,你可以把知識塞到他們的頭腦里,但員工心里的感受則很難改變,員工選擇加入或退出企業的最主要原因是對自身的價值有沒有得到實現的感受。不少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無視企業的社會責任,不關心員工的心理感受,導致員工的流失,員工的流失會造成企業人才的匱乏,阻礙企業發展。
影響員工去留的關鍵因素歸屬感,增強員工的歸屬感的關鍵是企業文化。美國管理學家赫茲伯格認為,一家企業的管理、工作條件、工資等等屬于工作的外在條件,它能解決員工“為什么在這里工作”的問題,能消除員工的不滿足感,但不能使員工感到滿足。而使人產生滿足感的因素包括成就感、責任感、晉升機會等等,它能解決“為什么要努力工作”的問題。由此可見,薪酬能解決留住人才的問題,而促使人才努力工作、發揮潛力,則需要挖掘激勵因素,如良好的工作氛圍、自主的創造精神、全員參與管理的民主意識以及由此所激發的企業“主人翁”意識,這些都是企業文化所涵蓋的內容,也是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關鍵所在。
有了良好的企業文化,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他的賞識和尊重,員工也會愈加認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自然會將自身的成長與發展與整個企業的發展戰略相協調,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隨之增強,更愿意把企業的發展與自己的前途緊密相聯,為企業貢獻自己的才能。此時,每一位員工都是企業利益的維護者和創造者,也是企業標準的捍衛者。這樣的企業是有人格魅力的企業,是不容易被打垮的企業,是能夠創造更大效益的企業!
祝愿五四有限公司盡快培育更加成熟的企業文化,為順利實現三年新規劃打下扎實地基礎,取得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