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躍進農業躍進作業區主任季小石
“一點也不能差,差一點也不行!現在不抓緊,影響了產量你后悔都來不及······”這是光明米業躍進農業躍進作業區主任季小石在批評田管落后的大隊長時說的一句話。
季小石,雖是一位普普通通長期從事農業的工作者,卻有著對農場萬畝沃土深深的眷戀,有著對他人與集體的關愛。多年來,他始終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執著與追求,帶領廣大職工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作為一名農業戰線上的老兵,經過二十多年基層工作的摸爬打滾,他熟練掌握了農業生產規律,擅于抓住關鍵問題,解決主要矛盾。正是憑借著他的辛勤工作和高效管理,他帶領躍進作業區全體職工在今年的“三夏”大忙中又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不僅率先完成麥子收割、水稻播種任務,二麥產量也再上新臺階。
打谷場是整個“三夏”工作的牛鼻子,打谷場的利用率直接影響麥子收割與水稻播種的進程。老季深知這一點,在面對打谷場資源匱乏、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前并沒有表現得心急如焚、自亂陣腳。他合理調劑內部打谷場,減少空置率,并鼓勵各生產大隊充分利用躍進農機站、糧油站、米廠等水泥場曬糧,甚至親自與周邊的奔牛場等外單位負責人溝通協商,借用他們的水泥場曬糧,千方百計擴大打谷場資源。同時他一方面及時收集氣象預報,積極組織勞動力勤翻勤曬;另一方面,積極洽談田頭即收即賣業務,早收多售,減輕打谷場壓力。事實證明,季小石所作的適時早開鐮收割這一決策,為“三夏”農忙贏得了主動權。
俗話說:一粒稻谷一滴汗水。大地的豐收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自麥子開鐮收割以來,季小石沒有請假休息過一天。每天天還沒亮他就來到了辦公室,安排好當天的工作后,他就急匆匆地騎著摩托車穿梭在田間地頭查看生產情況,驕陽烈日下,他的膚色曬得格外黝黑。躍進作業區很多職工都知道他有高血壓,都是隨身帶著降壓藥的,大家有時實在心疼他太過勞累就勸他到回辦公室吹會空調,多注意休息,并承諾不用他盯著,大家也會自覺的做好工作,可是他總是風趣的說:“我騎個摩托車可涼快了,還能呼吸新鮮空氣,一點都不比空調房差,我到處轉轉就當郊游了,這種感覺挺好的,再說我這點累跟許多兄弟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他總喜歡把自己的付出說得這么得輕描淡寫,試想一個作業區主任要管理近十個作業大隊的生產任務,他需要背負多大的壓力?再說三十五六度的高溫,騎個摩托車又能涼快到哪去?
為了抓好今年的“三夏”工作,季小石都沒顧得上抽空回家看望年邁的老母親,即使家離工作的地方并不遠。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母親是一人含辛茹苦的把他拉扯大的,作為家中的幼子,自小就和母親的感情特別深。如今,老母親年事已高,又喪失了自理能力,特別需要兒女的照料,每每想到這邊,季小石總是愧疚萬分。
“何為工作?工作就是要求真務實,精益求精,不斷總結經驗,取得新的更大的業績”。季小石總是這么嚴格要求自己。言必行,行必果。多年來,無論是夏管還是秋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他都精心抓好每一個生產作業環節,嚴格把好質量關,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生產落后的大隊長總是嚴厲批評,毫不留情面。但是,受過他批評的大隊長中沒有一個人怨恨他、不服他,因為大家都知道,他的出發點就是一心想把生產搞上去。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也一直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黨員的風采,用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實踐著他入黨時的錚錚誓言。無論是作業區哪個員工生病了,還是哪個員工家里有事,他都第一時間趕去看望,急員工之所急,想員工之所想,解員工之所難。
季小石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激情,拋灑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并用實際行動實現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不懈追求,積極投身于現代農業的建設浪潮中。他愛崗敬業的優良品格,踏實苦干的工作作風,敢于爭先的拼搏精神充分彰顯了光明米業人的人生價值,為光明米業全體員工樹立了一面旗幟。(李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