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商房產報》200期隨想
宋建華(作者單位:農房集團)
翻開7月28日的《農工商房產報》,“200期征文啟事”一行大字映入眼簾,真快呀,2008年紀念100期的情景好像還在眼前。作為一個擔任了8年的通訊員,我有義務參加征文;作為城鄉院的通訊員,我想的最多得還是《農工商房產報》與城鄉院之間互惠共贏的良好關系。
其一,《農工商房產報》之與城鄉院,是宣傳設計成果的廣闊平臺。
我院每年都要參加上海市工程設計、住宅設計的評優和勘察設計質量大檢查,得獎的數量和質量也不斷上升,農房報的編輯們會把這些得獎當成自己的喜事,及時宣介。2006年還特地開辟了“城鄉院優秀作品展之一——之四”。2008年,我們舉全院之力,連續作戰,及時設計出受各方好評的都江堰光明團結小學。農房報及時報道了我們濃濃的愛心、艱辛的設計過程、施工期間的全程服務以及項目獲四川省、上海市優秀工程設計獎等信息。這些都增進了農房集團內外對城鄉院的了解,是免費為我院作了廣告宣傳。
其二,《農工商房產報》之與城鄉院,是推廣交流科研技術的有效渠道。
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我院設計師每年都要發表不少論文。一些專業性、學術性強的,我們會投至省部級專業刊物。而一些通俗易懂、操作性強的,我們就會投給《農房報》,此舉甚受開發商、施工方的歡迎,從而提高了相互之間的契合度,增加了回頭客,促進了我院的市場經營。
其三,《農工商房產報》之與城鄉院,是展示員工精神風貌的一扇窗口。
我院每兩年組織一次集體旅游,05年的張家界、07年的九寨溝、09年的臺灣、11年的印度、日本之旅后,都有員工以自己的獨特視角撰寫的圖文并茂的游記發表在農房報上。我們多次在農房集團、光明集團、普陀區歌詠賽上獲獎、多次開展攝影比賽、時常有員工個人赴國內外采風,相關的報道、攝影作品也屢屢見諸于《農工商房產報》,生動地顯現了和諧向上的企業形象。
8年來,我有幸4次被評為年度優秀通訊員,這主要是因為城鄉院的確有這么多素材激發我去寫;其次也是農房報編輯部的同仁有的放矢地來約稿,并幫我潤色,從而使稿件順利見報;更是農房報編輯們的敬業態度和高效作風激勵著我,使我不敢懈怠。2006年,我院創辦了《城鄉design》月報,農房報的編輯同志每期都會馬上認真閱讀,看到好文章,即讓我轉發過去。作為院辦主任,我更樂于看見員工的文章獲得發表。
最后,我想說,《農工商房產報》作為一份頗具成長性的報刊,下一個200期一定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