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舌尖上的中國”引發的企業思考
|
|
|
吳建宏(作者單位:華都實業財務部)
?
近來,花了幾天的時間看了央視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覺得它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美食紀錄片,更體現的是人和食物的關系,人和自然的關系以及所折射出的人的一種精神和信念,帶給我的不僅有美食的誘惑,更多是對片中人物的感動。片中通過7個章節分別展示了《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一切紀錄以美食作為窗口,讓大家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
?
紀錄片通過精巧細膩的高清畫面,將大江南北的中華美食濃香撲鼻、閃閃發亮地擺到你面前,看著畫面中冬筍被熟練的挖出,漁網里魚鱗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這些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多勤勞的中國老百姓?!渡嗉馍系闹袊匪嬲劢乖谑澄锱胫粕系臅r間不多,更多的是展現勞動者如何捕獵、采掘、加工、制作這些自然饋贈的食材,以及勤勞善良的人們如何保護自然,回饋自然,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做的努力。
?
它動用所有的方式講述著中國人在飲食上的快與慢,他們既要在掌握火候、把握天氣走向等方面爭分奪秒,又要在烹飪和制作過程中接受時間的考驗。諾鄧火腿的曬干需要長年累月,考驗的是人的耐性和細心;石把頭要在寒冷中用最快的速度找好時間和地理位置的交叉點,以此來尋找更多更好的魚群;湖北的蓮藕需要挖藕人在淤泥中不斷摸索,耗費很大體力才能將蓮藕整根挖出;朝鮮族金順姬的辣白菜卻要慢慢等待才能有醇厚的味道。在生活節奏的“快”與“慢”中,中國人活出了自己獨特的節奏和人生哲理。在本土化和鄉村化的慢生活中,人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智慧,從原料的采購到儲存,再到菜肴和主食的烹制和最后的擺盤,始終貫穿著一個詞:智慧。那些色、香、味的結合體里包含的是一個民族的生活軌跡和生活方式。
?
看完<<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紀錄片,我被里面的人物深深的感動著,從這些普通老百姓身上,看到的是不僅是生活的艱辛,辛勤的勞動,更多的是聰明的智慧,永不服輸的精神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就是我們可愛的中國人,值得敬佩的中國老百姓。由此我不由聯想到我們的企業,我們的新華都在今年這次史無前例的整型中,公司領導帶領全體員工爭分奪秒,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各部門同志齊心協力,團結協作,互相包容,完成了21家公司由分散各處到集體辦公的搬遷,大量人員歸并到崗,部門之間的協調磨合,人員之間的配合互助,這都需要每個職工有主人翁的態度和顧大局的精神,同時也反映出新華都全體職工積極向上、不服輸的態度。作為新華都的一員,我也面臨著考驗和壓力,上班路途遙遠,工作強度增大,業務能力需要不斷提升,各部門同事之間溝通協調,種種的困難和不適應,有時會有打退堂鼓的念頭,但想想比起那些辛勤勞作的老百姓,他們那種吃苦耐勞、積極向上、永不退縮的精神,我這點困難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有他們的意志力和永不言敗的 生活態度,振作精神,努力工作學習,任何困難都能迎刃而解。新華都在這次的歸并中剛剛拉開了序幕,今后的發展道路還很漫長,但相信全體員工只要發揚“包容、協作、互助、創新”的企業精神,相信新華都的明天更加的燦爛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