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一平(農工商超市)
?
1994年初,我剛到非洲內陸國家博茨瓦納,聽說首都哈巴羅內西郊有一座一層10萬平方米輕鋼結構的商業中心,建筑設計大氣,規模超巨,TRADE? WORLD倉儲式大賣場就開設在其內。
?
先出國的“老前輩”介紹,TRADE ?WORLD大賣場之大,商品品種之多,讓人嘆為觀止。聽了心里癢癢的,出國前還沒有聽說過大賣場,不知其為何模樣。懷著對大賣場的好奇心,在老同事的帶領下,特意去見識一番,開開洋葷。臨出發前,“老前輩”再次好心關照新出國的同事:“當地人不買東西,不進商店。要入鄉隨俗,進了商場一定要購物,一支口香糖,一塊巧克力都行,多少不限??傊荒茉馊思业陌籽?,丟了中國人的面子?!焙髞聿排靼走@是中國入鄉隨俗,憑自己的感覺為外國商場制定的潛規則。
?
第一次起進大賣場,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見柜臺,只見貨架高矗,紙箱堆到天花板,商品陳列滿目皆是,就是難覓營業員,挑撿商品隨心所欲,拿得起,放得下,翻得轉,看得夠,任顧客自己稱心如意地選擇,第一次在商場里自由自在的感覺真好?;叵雵鴥鹊纳虡I,天天提倡為人民服務,商店里的營業員老是作為投訴的對象,批語評營業員服務態度不好,叫了半天也不答應,也不把貨架上的商品遞過來。顧客看過來看過去,挑選比較仔細,時間稍為長了些,營業員不耐煩了:又不買東西,看什么看!把顧客嗆得好難受?,F在才明白了,服務態度可以通過轉換業態得到相當的改變與改善。
?
地域差異,中外文化習俗差異與消費習慣的不同,培育了外國人的大賣場購物習慣與消費文化。當地的大賣場獨立蓋在城郊結合部,遠離居民小區,購物交通靠私家車普及。在博茨瓦納時間長了,看到當地人進入大賣場,不少顧客手持采購計劃單,對號入座,照單取物,類似倉庫保管員按單發料。外國人理性消費觀念較強,食品公司每年發行月歷,公布了每周的食譜,消費者憑譜前往大賣場采購。我多次關注,還未曾見到從大賣場里兩手空空出來的顧客,當地人確實少有逛大賣場的習慣。
?
中國的商家歷來信奉“來的都是客”,進了商場,一視同仁,即使顧客不購物,踏入商場之際,能聽到一聲“歡迎光臨”,培育了國人流行逛商店。上海話“兜馬路”其實是逛商店。繁華的大都市沿街商鋪,一家挨著一家,南京路、四川北路上更是鱗次櫛比,經典代表。逛馬路買稱心商品,淘便宜貨,舉家“兜馬路”、結伴“兜馬路”既可感受親情友情,也是熱鬧節日或“黃金周”的保留節目。女孩子天生喜歡逛馬路,逛起來勁頭十足,不過癮不收場。逛出了新景觀,女人在商場里悠然自得轉得開心,男人蹲在商店門口抽煙苦苦等候。
?
國人愛好 “逛馬路”的傳統消費方式,是一種文化,一種消費文化,也是一種消遣,一種享受。商家更是珍惜其中的商機,將其延伸到了大賣場,設計大賣場時就考慮有其周邊設置了其它配套業態,餐館業,百貨業,休閑娛樂業等,將大賣場這一業態洋為中用,推陳出新,適合于中國的水土。
?
200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