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馮侖在《野蠻生長》中的王石
施裕(作者單位:民眾裝飾公司)
?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這是孔子倡導的君子標準。馮侖在《野蠻生長》一書中用這三句話比作萬科的王石,他說王石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真君子。馮侖在書中特別獨辟了一個章節,寫了萬科和王石。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馮侖對王石的尊敬和崇拜,他把萬科和王石作為學習的榜樣,時時學習。前幾年,我讀過王石、繆川寫的《道路與夢想》一書,書中有許多故事至今還記憶猶新。這次再看馮侖寫的萬科和王石,覺得更豐滿、更深刻。他在書中寫了許多王石的小故事,從這些小故事折射出王石的非同一般,也給了我許多啟迪。
?
其一,王石在創業當中沒有選擇做老板,他做了一個職業經理人。王石走了一條與所有創業者都不一樣的路。萬科堅持陽光下的價值觀,王石作為職業經理人,他強調是的聲名最重要,專業能力、道德品質最重要。這就導致他今天能夠資源集中、有一個很好的經理人文化、有一個很好的價值觀、有一個很好的治理結構,而且能夠在專業領域里持續增長,從而成為房地產行業的老大。
?
其二,王石的大公有私。王石在講兼濟天下,講社會責任時,也不避諱個人的需要,他非常坦蕩和磊落,這跟許多人不一樣,他從不裝“大尾巴狼”,并不是講公德就不講私利,他大公有私。他明確地說:我非常樂意承擔社會責任,行善要盡早,但是我個人該要得要,比如工資獎金,比如正常該消費的就得消費。他把這幾年拍廣告掙的所有錢全部捐掉了。要知道王石在創業的前17年,平均每年掙錢不到10萬;但他捐出了第一筆250萬廣告收入。
?
其三,王石的自律。王石的自律是出了名的。王石在參加登山和戶外活動時,錢都是自己出的,當然朋友和贊助商也出過一部分。在爬山的時候,再美好的風景也吸引不到他,他只做一件事就是登上山頂。有一次,他和馮侖一起爬太白山,背的包很沉,他卻還會照顧著馮侖。當時馮侖拎過他的包,問他怎么這么沉,他告訴馮侖里面裝的是磚頭。他堅持更多負重,他用這種方式訓練自己,借此“管理”自己的精神和毅力。所以馮侖說,偉大在于管理自己,不是領導別人。我們要做一個好公司,每一個領導人最重要的也是管理自己,不是領導別人。你把自己管好了,以身作則,身教自己,言專他人,事業就一定能夠成功。
?
馮侖之所以要花這么多筆墨寫萬科和王石,除了他把萬科和王石作為企業及自己學習的榜樣外,更重要的是希望民營企業經過“野蠻生長”之后能向萬科看齊,民營企業家都要像王石一樣負有社會責任感和嚴于律己。
?
《野蠻生長》是一部民營企業的成長史,更是一個民營企業家的心里路程,看好讓人回味,更值得后來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