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我們道德規范的“楷?!?#x3000;——再寫查文紅
|
|
|
?
秋雨
?
2001年12月13日,我在《上海農工商報》第四版上寫過一篇《感悟查文紅》文章,以表達對查文紅老師,從繁華的上海,遠赴偏僻的淮北魏廟小學義力執教的敬仰。當時,她已經在那里3年多了。文章的最后是這樣寫到:查文紅在道德建設上已經為我們作出榜樣,她的每一段故事都張揚著道德的大旗,都聳立起一座人格的豐碑。今年10月16日的《新民晚報》頭版報道了上海華東醫院院長俞卓偉一行,趕赴700公里外的淮北,搶救病重的查文紅的新聞,讀后不由得一怔:查文紅居然默默矻矻、無怨無悔地在那里堅守了十多年了,真是不容易,何其難得!
?
查文紅老師為人十分低調。她只是說:去魏廟小學無償代課,不過“以此來盡一個老黨員對社會對人民應盡的義務,以此來實現一個下崗女工應有的人生價值;我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人物,我的行為說不上崇高和偉大。我活著只求問心無愧,只求對別人有點用處?,F在我在窮困的小學看到了自己的用處,我感到很滿足?!比缢苟?。躺在病床上的她說了一句讓人無比動容的一句話:這十幾年是我人生最有意義的十幾年。
?
查文紅十多年然默默矻矻、無怨無悔的堅守,卻在無形中樹立起一支引領社會風氣的風向標。從當地百姓稱她為“金色陽光”的“支教模范”的贊揚聲中,從上海市優秀黨員俞卓偉院長搶救她的感人義舉中,從《新民晚報》以最顯著位置迅速報道這一切的不尋常安排中,無不說明了、并且擴大和增強了這支風向標的效應,鮮明有力地充分詮釋了《論語·顏淵》中這句話:“君子之德風”。
?
今天的社會進入一個多元經濟與多元道德觀念并存的時代,各種思潮互相激蕩。但在我們這個成熟而又和諧的社會里,僅僅承諾多元是不夠的。面對錯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更需要我們作出正確的價值取向,堅持主流精神和核心價值觀,不讓精神沉淪、不讓道德蒙塵。查文紅老師無償支教行為,其實就是她的道德實踐。在她的身上就是體現了我們理應堅持和弘揚的基本道德規范:愛黨愛國、服務人民、舍己為人、誠實守信、艱苦奮斗等高尚品德。
?
西哲康德說,他敬仰兩個對象:頭頂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準則。查文紅老師這支高尚的風向標,已經并將繼續地對后者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引領作用;而她自己則在不經意間,升華成人們尊敬的明星。查文紅是我們的“道德楷?!?,名至實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