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黑夜中,那盞生命的燈
|
|
|
鄒陌?(作者單位:農房集團)
?
每次從岳母家回來,夜色中走出她那個開放式的小區,在轉角處,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架空層里,我都會看見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脖子上系著一抹洗得有些發白的紅領巾,趴在一張用包裝箱板拼成的小書桌前,頭上點著整個房間唯一的一盞15W的白熾燈,在那兒專心致志地寫著作業,有時是輕聲地朗誦著課文……
?
在那間不足十平方米架空層里,生活著一家三口。架空層被隔成兩半,里面一間鋪著一張床,擺放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外面則堆放著廢品。父親雙腿殘疾,靠母親在外收破爛為生,白天母親踩著一輛三輪車,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到了傍晚,小姑娘總是幫著雙腿殘疾的父親一起把廢品分類擺放。整個房間永遠彌漫著一股嗆人的酸臭味,從遠遠的轉角就能聞到各種各樣的飄來怪味,以至于許多人從此處走過,都要皺皺眉,用手捂著鼻子急急走開。小姑娘似乎是習慣了,總是那樣仔細的,有條不紊地把一個個桶裝方便面的盒子、飲料瓶壓扁,再一個個迭起來用繩子扎好,這個時候,她的母親則在空地上的一個自制的柴爐上為他們做晚餐,這也許是她們一家三口一天之中唯一的正餐。只有吃過了晚飯,天完全黑下來了,家里那盞唯一的燈才會為小姑娘打開,因為小姑娘在外面已看不清課本上的字了,小姑娘就會移到她那張書桌前繼續她的功課,老夫妻倆這時收拾好碗筷,則會搬著小凳坐在遠遠的地方,邊干活邊小聲地聊著天,生怕吵著屋里在那盞燈下做作業的女兒。
?
聽說小姑娘在學校的成績很好,還被評上過浙江省優秀少先隊員。還聽說,老夫妻倆自己不會生育,這個女兒是他們撿破爛的時候撿的……
?
也曾看到過街道居委會,某個社會團體在節假日帶上油、米、棉被等生活用品來看望他們。生活的艱辛在這對夫妻的身上烙下了太多的滄桑,以至于我確實無法準確猜出他們的實際年齡,可從小姑娘那張稚氣的臉和充滿童趣的天真浪漫眼神中,我想象的卻是普通一家三口歡樂幸福的生活場景,也許在老夫妻倆自己看來,生活并沒有像人們看到的那樣拋棄了他們,雖然由于身體等原因,讓他們并沒有過上大多數人那樣的普通生活,讓他們生活在了這個社會的最底層,但是上天又給他們送來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女兒,他們用自己的辛勤勞作,養活著自己和這個可愛的女兒,供她像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上學,在那個簡陋的家中給她支起了那盞燈,那是他們一家生命的燈。也許他們覺得有了這盞生命的燈,女兒的命運就有了希望,女兒就會像其他大多數孩子一樣讀書,甚至上大學,工作,過上幸福的生活……
?
有時走的遠了,轉回頭,遠遠的似乎還能看見那盞在黑夜中閃耀著的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