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我國食糖市場逐步回暖
|
|
|
?
在日前舉行的廣西食糖交易會暨中國糖業協會商業流通會員座談會上,10家制糖企業與18家流通企業、用糖企業簽訂了44萬噸的食糖購銷合同,成交金額達14億元,每噸食糖的成交價約3150元。這表明,國家和地方的食糖收儲政策正在發揮作用,我國的食糖市場逐步回暖。
?
受去年初冰凍雨雪災害及臺風、洪災和干旱等災害影響,廣西甘蔗長勢較差,出苗率及糖份偏低,產量下降。截至2月10日,廣西產糖441萬噸,同比下降0.68%。預計2月下旬,廣西陸續有糖廠收榨,至3月底收榨糖廠將達到60家,整體收榨時間比上榨季提前1個月。預計本榨季廣西產糖量760萬噸左右,將減產180萬噸,減幅19%。
?
盡管出現減產情況,但由于受金融危機和供求關系影響,去年以來,我國糖價持續在低位運行。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在會上說,作為食糖主產區,廣西已采取系列措施,從根本上扭轉這種不正?,F象,切實維護蔗農、企業、國家利益。一是加大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建立食糖供給調節體系,控制食糖市場供給總量,促進市場供求總體平衡。二是利用價格扛桿,引導農民科學調整種植,促進甘蔗生產有序發展。為應對金融危機,國家實施了食糖收儲政策,到2月18日,已收儲食糖80萬噸。配合國家食糖儲備,廣西已全面啟動40萬噸地方儲備糖收儲工作。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和食糖主產區政府還在研究系列措施,行業還計劃收儲食糖30萬噸,以確保糖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
在這些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今天,6家銀行與廣西8家制糖企業簽訂了銀企戰略合作協議,貸款及授信額達149億元;18家流通企業、用糖企業還與10家制糖企業簽訂了食糖購銷合同,成交量44萬噸,成交金額達14億元。(來源:昆商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