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湖南長沙有機茶園面積增長4倍多
|
|
|
?
在“百里茶廊有機茶特色產業科技示范基地項目”的帶動下,長沙縣金井鎮龍裕村村民饒勤儉新開茶園10畝,全部按生態有機茶園標準建設,完全不用無機肥料和農藥,每畝收入達到3050元,比3年前增長2倍多。據統計,項目實施3年來,全縣通過有機茶認證的茶園面積從4000畝增加到21800畝,增長4倍多;有機茶產值從1400萬元增加到1.57億元,增長10倍多。
?
茶葉生產是長沙縣傳統的農業支柱產業,但科技含量不高、生產技術落后、生產規模偏小等問題困擾著產業做大做強。2007年省科技廳和省財政廳啟動“百里茶廊有機茶特色產業科技示范基地項目”后,項目組主攻高附加值有機茶的種植和加工技術。一方面加強有機茶園培管技術引導,培訓茶農3萬多人次,全面推廣茶園“測土配方施肥、茶樹科學修剪、利用物理技術啟用頻振式殺蟲燈”等先進實用技術,引進和改良品種36個;另一方面,組織省茶葉研究所、湖南農大等科研單位制訂了百里茶廊品牌茶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在茶園培管、采摘加工等各個環節實行規范化管理。
?
近兩年來,長沙縣政府還向龍頭企業投入科技研發和技改資金近5000萬元,支持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實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湘豐茶業新擴了2900畝有機茶示范基地,并投資3200萬元從日本引進首條炒青綠茶全自動生產線和綠茶精制包裝生產線,采用液化氣做燃料,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加工過程的二次污染,設備性能為國內最高水平,使公司完成了HACCP食品安全認證和IMO瑞士有機茶認證。此外,各茶廠也紛紛出資對茶農進行技術培訓、供應種苗等,帶動了茶農新建和改造茶園。
?
隨著有機茶產量的快速增長,長沙縣茶業收入結構發生了可喜變化。到今年三季度,全縣有機茶園占茶園總面積的23%,有機茶銷售收入占到茶葉總收入的32%,比項目實施前的2006年提高了27.2個百分點。(來源:第一茶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