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貴州都勻毛尖產業實現年產值2億元
|
|
|
?
中國茶城網消息? 打破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種植,都勻市積極引進企業擴大對毛尖茶的生產、加工、銷售。都勻毛尖茶總面積由2000年前的0.83萬畝,年產值不到500萬元,擴大到現在的13.3萬畝,實現可采茶園6.5萬畝,38家茶企拓展了14個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22家茶館茶莊,126家茶葉專賣店,年產茶葉1000余噸,年產值2億元。
一家一戶的生產模式,總種植面積上不去,茶葉生產、加工、管理良莠不分,都勻毛尖茶發展曾一度陷入困境。擁有“中國十大名茶”、“中國茶產業發展政府貢獻獎”、“全國三綠工程茶業示范縣”“中國毛尖茶都”等殊榮的都勻毛尖需要一場洗心革面的改革。
不讓商家賺錢,誰來搞茶葉?等我們的農民幾分地幾分地的種植,要發展10萬畝毛尖可能要100多年。只要總種植面積上去了,茶葉的規模生產、加工形成,農民的收入增加了,都勻毛尖姓‘公’還是姓‘私’并不重要。2005年,市政府舉行的“都勻毛尖茶發展何去何從?”的社會大討論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確定了“引資開發共謀發展”方案。
“政府抓發展+協會做服務+企業搞產銷+茶農管茶園”的全國首創“茶葉四方利益共同體”模式產生,有效地解決了“企業管收不管種、茶農管種種不好”的問題。38家茶企接踵而至,按照“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質量、統一包裝、統一價格、統一宣傳”“六統一”要求,在2008年都勻被列入中央財政現代化農業(茶產業)項目實施示范區帶動下,投資開發采摘機械化、加工自動化、銷售全球化的現代化管理茶園,形成了“項目帶動、整合資金、企業農戶聯動”的良好發展勢頭。
各茶葉企業在都勻毛尖茶遍布省內各茶莊、商場、超市的基礎上,各自投資在北京、上海、江蘇、重慶、海南、西安等地區設置都勻毛尖茶專賣店,并與德國、俄羅斯、新加坡、日本等國的客商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都勻毛尖茶重振雄風闖市場。
都勻市計劃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毛尖茶園種植面積將達到25萬畝。(貴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