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本頁 |
長江發展生態農業社會和經濟效益兩手抓
|
|
|
?
從“廢棄物”中變身的生物活性水和有機肥料已成為長江總公司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兩個重要抓手。在變廢為寶,滿足自身有機農業發展的同時,生物活性水和有機肥料的商品化也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
作為一個種植業和養殖業規模都比較大的農場型企業,圍繞生態發展和生態保護,長江總公司堅持把妥善處理農作物秸桿和畜禽的排泄物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這些年,企業廣大干部和職工對農業生產所產生的廢棄物如何合理利用達成了共識,并在實踐中進一步強化了這些廢棄物的無公害化和有益化處理。
?
一、通過試驗和定型,切實把農作物秸桿還田工作落到實處。首先把處理的重點放在田頭。稻麥在收割時會產生大量的秸桿,原先都采取一把火當場焚燒。最近幾年,通過堅持不懈的秸桿還田的實驗和推廣,在今年三夏期間,長江總公司6萬畝麥子的秸桿在田間就做到了全量還田。其次是針對零星田塊、打谷場和碾米廠所生產的農作物廢棄物,長江總公司有機肥料廠承擔起變廢為寶的責任。通過堆肥、漚肥和制肥,廢棄物成為發展有機種植業最好的基肥。
?
二、加大了養殖業排泄物的無害化和有用化處理,變廢為寶。在長江總公司區域內目前有兩家奶牛場和三家生豬養殖場,每天都產生大量的畜禽排泄物。這些年,生物活性水和有機肥料廠建立了協作共推機制,目前,這些排泄物成為長萬事發公司生產生物活性水和有機肥的最好原材料。
?
三、在保護生態環境,重視社會效益中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生態農業不僅讓企業承擔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責任,同時,通過科學、系統推進,萬事發公司也品嘗到生態農業發展的甜頭。這些年,萬事發公司生產的生物活性水和有機肥料不僅用于自己企業的“瀛豐五斗”有機米、“果立方”有機水果和食用菌的生產,而且還銷售給其他的水果和苗木生產企業。據統計,近三年來,萬事發公司也累計對外銷售的有機肥已達到12000多噸,原先污染環境的廢棄物如今也為萬事發公司的農業經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許雙喜)
|